這本書以20世紀最偉大的家族治療師,薩提爾模式為理論基礎,輔以個案探討,闡述如何對話才有力量。
薩提爾說,人們在溝通時,有些應對姿態值得探究。應對姿態總共分為四種:討好、指責、超理智和打岔。
討好
討好的人通常自己不願做決定,把決定權給別人。看起來是尊重對方,但久了之後,被討好的人常覺不耐煩。
討好的人也會覺得委屈,我都已經做成這樣,你還要我怎樣!
如果我們常出現討好行為,會感到內心抑鬱,這樣對自己是不健康的。當我們覺得自己有討好姿態時,請記得要站起來說話。
指責
指責的人比較關注問題解決,常用暴力語言苛責別人。有指責姿態的人,不易與人建立連結,常讓人遠之。
公司組織裡,主管會不小心發展成這個姿態。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常用指責姿態時,記得要把指向別人的食指放下來。
超理智
超理智姿態就是不斷地解釋,不斷地說大道理。為了達成目的,合理化所有的作為。
公司裡面,超理智的行為叫說教,他們會用說理壓制別人,常讓別人覺得討厭。
當我們覺察自己是超理智時,要練習多點貼近人,少點官腔。透過覺察調整自己,使自己有親切感。
打岔
打岔的人有兩種特質,一是很會插科打諢,但討論事情時,總是無法聚焦。二是常會逃避,不願溝通。
團隊裡如果有打岔的人,討論事情時不容易切中要點。遇到問題時,打岔的人會不願溝通,造成許多事情窒礙難行。
當我們察覺自己有打岔姿態,要用沉穩態度來面對事情,正視問題不逃避。
薩提爾認為,問題的本身不是問題,我們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。也就是當我們有這些溝通姿態時,要思考如何應對它。這樣將能使對話中的冰山,因為我們的修正而融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