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誤以為說服別人靠的是邏輯,但其實真正有效的影響,來自於對人性深層動力的掌握。《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》這本經典之作,教我們如何不靠權威、不靠威脅,卻能讓對方心甘情願地接受我們的觀點。

1.訴諸高尚的動機

卡內基曾造訪美國傳奇劫匪傑西·詹姆斯的家鄉。出人意料地,傑西的家人描述他為「俠盜」,認為他搶銀行、劫火車,是為了幫助貧苦鄰居贖回田地。

可見,無論是誰,都希望把自己視為正義的一方。

曾有位爵士不希望媒體刊登一張他不喜歡的照片,他沒有說「我不喜歡」,而是說「我的母親不喜歡」,結果媒體立刻換圖。「我的母親不喜歡」,就是一個比較高尚的動機,因為人人敬愛媽媽。

溝通時,我們不妨喚醒對方心中本就存在的善意,大部分時候,是會有善良回應的。

2.戲劇化呈現想法

光靠數據或語言說服,往往只能打動理性;但若能加上「戲劇性的演出」,便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《晚間報導》報社就曾用一本厚達 307 頁的書《一天》,把「每天的新聞份量」重新寫在這本書裡,反擊「內容空洞」的謠言。結果不但擊退惡意攻擊,還挽救了銷售量。

某次,伯英頓帶著市調去見客戶,第一次談判與客戶陷入無效爭辯。第二次他改變策略,直接從手提箱拿出 32 瓶競品的冷霜,每瓶貼上調查數據。

結果客戶不再與他爭辯,拿起一瓶又一瓶的冷霜,仔細閱讀上面的說明,還問了許多問題。會議立刻熱絡了起來,從而討論起銷售方案。

視覺化、具象化、戲劇化的呈現,是打破溝通僵局的鑰匙,千萬不要低估「展示」的說服力。

3.提出挑戰

「讓對方認為,這是場值得一戰的挑戰」,往往比任何獎金、懲罰更有驅動力。

查理·夏布在面對一家生產效率低落的工廠時,什麼話都沒說,只在地上寫下「6」這個數字,象徵日班組的產量。

結果?夜班為了要超越日班,非常努力的工作,隔天早上的數字變成了「7」。日班看到後,努力了一天,把成果改為「10」。就這樣,日夜兩班你追我趕,最後這家原本吊車尾的工廠,躍升為績效冠軍。

夏布後來解釋,這競爭並非只是為了金錢,而是引起他們想要超越他人的欲望。這種挑戰的力量,對於人類來說,是最強大的激勵。

同樣的,在紐約州惡名昭彰的監獄改革案中,州長史密斯以一句「只有真正的大人物,才敢接下這項任務」,激起了典獄長勞斯的志氣,讓他一待二十年,寫下監獄改革的傳奇故事。

可見,對他人設下一個挑戰,就能讓對方產生巨大的動力。

結語

所以,如果你想讓對方採納你的觀點,與其力爭輸贏,不如觸動人心。

  1. 訴諸高尚動機:讓對方為值得的理由行動。
  2. 戲劇化你的觀點:用畫面、道具、故事打動人。
  3. 設下挑戰:喚醒對方內在的榮譽與企圖心。

掌握這三個原則,就能有效影響他人的思維,這正是,最高明的影響力。

推薦觀看:《L.E.A.D.溝通系統》說書影片,我們都會說,為何還要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