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字塔結構一詞來自於《金字塔原理》一書,是作者芭芭拉.明托任職於麥肯錫顧問公司時開發出來的。它是一套可以幫助人們思考、寫作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,之後成為麥肯錫報告和寫作的標準,也被顧問界推崇與使用。
為什麼結構很重要?
如果我現在請你在三十秒內記住這些:蘋果、獅子、冰箱、鴕鳥、棒球、電腦、釋迦、桌球、電視、橘子、羽球、老虎,你會怎麼記?
死背?分類?哪種比較有效?
通常分類比死背有效。
我們會把蘋果、釋迦、橘子歸為水果類。獅子、鴕鳥、老虎歸為動物類。冰箱、電腦、電視歸為電器類。棒球、桌球、羽球歸為球類。
用類別來記,容易記住。
這就是結構的威力。所以在表達時,我們要有清楚的結構,聽眾才容易知道我們在說什麼。
為什麼是金字塔結構?
各位可以在腦海裡想像一個婚禮常用的香檳塔。
香檳塔的塔頂只有一個香檳杯,人們會將香檳從高處慢慢倒下,此時你會看到香檳從最頂端流向下層,一層接一層,一杯接一杯地斟滿每個香檳杯。
當人們要喝香檳的時候,也是從最頂端開始拿起,才不會破壞香檳塔。
在表達時,我們要幫聽眾建立一個香檳塔,芭芭拉.明托稱之為金字塔結構。只要帶領聽眾從頂點往下走,然後一層一層地給出論點,這樣你就能輕鬆地將觀點傳遞給對方。
舉例來說,你的老婆叫你去大賣場買養樂多、胡椒粉、西瓜、橘子、牛奶、芭樂、鹽巴和罐裝咖啡,多數人可能會忘一漏二。
但如果她告訴你這次要買的東西分三類,分別為飲料、水果和調味料。
飲料是養樂多、牛奶和罐裝咖啡。水果買西瓜、橘子和芭樂。調味料為胡椒粉和鹽巴。
這種方式就是金字塔結構的表達法。
主題是買東西。
次層為要買的類別,飲料、水果和調味料。
再下一層分別敘述各類別要買些什麼東西。
金字塔結構的表達法,容易讓聽眾接受與吸收。簡單來說,聽眾就是先聽到一個主要的觀點,然後再接收次要的觀點。就像是香檳塔的每個香檳杯,除了最後一層以外,底下都會有三或四個香檳杯在支撐一樣。
要做好金字塔結構,有三個概念要遵循:
一、任何一層的觀點,都必須是它下面成組觀點的總結。以大賣場買東西的例子而言,飲料之下是養樂多、牛奶和罐裝咖啡。
二、每組觀點都必須具備相同的特性。如大賣場買東西的例子,西瓜、橘子和芭樂,都屬於水果,才能放在一組。
三、每組觀點都要按照邏輯順序來組織。以大賣場買東西來說,邏輯順序是種類,所以把八種物品各安其類。
如何搭建金字塔結構來表達?
我們沒辦法一開口就說出一個金字塔結構,除非你是天生好手。大部分的人都必須透過思考,來加快這個搭建的過程。
當你有明確主題要報告時,你必須透過縱向關係和橫向關係來搭建你的金字塔結構。
以大賣場買東西的例子來說,縱向關係就是買東西,買東西之下的飲料層,飲料層之下的物品。而橫向關係就像是飲料、水果和調味料,或是養樂多、牛奶和罐裝咖啡。
縱向關係要怎麼建立?
縱向關係要用問題與回答的方式來建立關聯。
當你對聽眾講述論點時,他們的腦中會有「為什麼?怎麼說?你為什麼會這樣講?」的問題跑出來。所以你必須在論點的下一層,回答聽眾的疑惑。
如果你的回答會另外引出其他的論點或問題,你就必須再帶領聽眾往下一層,直到你判斷聽眾沒有問題為止。
但這裡有件事要特別提醒,就是主題之下的縱向關係不要超過三層,免得讓聽眾墜入五里霧中。
橫向關係要怎麼建立?
橫向關係要有清楚的演繹或歸納。
演繹最經典的例子是,論證蘇格拉底終究會死。
只要是人都會死,蘇格拉底是人,所以蘇格拉底會死。這三個論點是一個連續的過程,環環相扣最終得到結果。
相較演繹,歸納就簡單得多。
舉例,蔡康永是暢銷書作家,為什麼?
1.蔡康永的說話之道,狂賣500萬本。
2.蔡康永的情商課,出版一年賣出120萬本。
3.另外兩本,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、蔡康永的情商課2,沒統計數字但長據排行榜。
所以蔡康永是暢銷書作家。
你只要使用相同類別、理由或措施歸納出論點即可。
我曾經寫過一篇《誰經常向我彙報,誰就在努力工作。說得偏頗,但也不無道理》的文章,我用這篇文章的結構,來說明什麼是縱向關係,什麼是橫向關係。
這篇的開頭是這樣說的:誰經常向老闆彙報工作,誰就在努力工作。相反的,誰不經常彙報工作,誰就沒有努力工作。
這時你就要幫聽眾問,為什麼?這就是縱向關係。
我的回答:職場上深受主管信任的員工,不一定是專業技術最強的,而是做事最能讓主管放心的。而讓主管放心的方法,就是要按時向主管彙報。
在這聽眾的問題是:要如何彙報?也是縱向關係。
我的回答:第一要確認主管的期限、第二要超越主管的期待、第三要想好主管的問題,這是一組橫向關係。
然後再針對橫向的每個論點,建立縱向關係的問答。
以要確認主管的期限來說,聽眾可能的問題是:這是什麼意思?有沒有案例?要如何確認期限?然後我再針對這些問題回答。
到這裡,各位可能已經發現:
金字塔結構裡面充斥著無數個金字塔,我們稱它為金字塔的子結構。
你要假設你所說的任何論點,都會在聽眾腦海中激起一個問題,你必須在下一層用橫向找出關聯,回答這個問題。反覆這個過程,你就能用無數個子結構,建構出堅若磐石的金字塔。
最後的舉例
最後我用我說過的一本書《NLP之父三天改變你的一生》,來幫大家複習金字塔結構,有興趣的大家,可以先去聽看看。
說書影片的開頭是這樣說的,有個人叫做喬,工作生活不如意,抱怨自己運氣差。他的妹妹推薦他去參加NLP的三日工作坊,後來他用NLP技巧改變了自己。
這是中心思想,聽眾出現的問題是,三天教了哪些技巧?
這裡的金字塔結構,頂端是三天教了哪些技巧?下層的橫向為第一天如何改變負面思維,第二天如何改變限制性信念,第三天如何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然後以第一天如何改變負面思維,當作一個子結構的頂端。下層的橫向有三點:有些人會被負面思維困住、了解大腦思考模式和用圖像改變負面思維。然後針對這三點給予說明、舉例或論述。
另一個子結構的頂端是:第二天如何改變限制性信念。下層的橫向為:什麽是限制性信念?喬要改變什麼?他是怎麼改變的?
最後一個子結構的頂端是:第三天如何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。下層是你想要什麼?你如何知道自己達到了目標?開始去做!為一組。
由上往下,由左往右,依序說出每個論點以及內容,幫聽眾在腦中建立一個金字塔結構。
其實對聽眾而言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聽到一個主要論點,然後再去接受次要或支持的觀點。金字塔結構恰好就是在幫助我們滿足聽眾需求,善加利用,你就能像麥肯錫顧問一樣,表達精準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