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,於2021年4月21日出席《經濟日報》舉辦的大師智庫論壇,以「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」為題發表演說。

開場他說由於現場聽眾大多沒有在半導體界,所以會先談一下半導體歷史,而不會直接講台灣晶圓製造的優勢。

張忠謀說1948年是個里程,因為美國最大的電信公司ATT旗下的貝爾實驗室,三位物理科學家Shockley、Bardeen和Brattain,合作發明了電晶體,是半導體界的大事。

1952年ATT主動授權電晶體技術給IBM、TI、GE、RCA等公司,最需要半導體的電腦,也開始與半導體平行發展。

1955年他取得了MIT Master之後,加入半導體產業,使得他與半導體,緊密關聯了起來。

半導體界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1965年的Moore’s law,Moore預測電晶體密度每1.5年到2年會加倍,後來變成半導體產業重量級的定律。

摩爾定律幾十年來如棍子一般,逼得每家半導體公司每1.5年到2年要做到電晶體密度加倍,以免被競爭對手超越。

張忠謀也把1987年foundry這種嶄新的商業模式,列為半導體業重要的變革之一。因為那年他在台灣成立台積電,專門從事晶圓製造服務。

張忠謀先生介紹半導體歷史的思路,是時間順序。這種時間順序的表達思路,簡單好用,許多名人都拿來使用。

接下來我們來看2016年8月17日臉書的創辦人馬克祖克柏,接受美國知名科技新創孵化器Y Combinator專訪時,他是如何帶著我們回顧Facebook的。

他說所有能想得到的傑出公司,最初都是希望能驅動某種改變,而非只是為了賺錢。所以Facebook剛起步時,只是想解決自己和同學的需求,一個可以連結周圍所有人的方式。

2006年,Facebook成立剛滿兩年的時候,Yahoo提出10億美元打算收購,馬克祖克柏拒絕了。許多不相信他的人,相繼離職。雖然痛苦,但最終成就了Facebook獨立運作,那時是公司的轉捩點。

既然要維持獨立運作,作為執行長的他,接下來就需要勇敢作出影響公司的重大決策,好加速成長。訪談最後,馬克祖克柏說明了Facebook的十年藍圖,以及未來專注的領域。

馬克祖克柏也是用時間順序的表達思路,來吸引聽眾。

這種方法你可以自行變換與套用,好讓溝通表達更為流暢。像我自己在企業授課時,開場的自我介紹是這樣說的:

2004年專職企業教育訓練,累積 12,000小時企業訓練時數。

2007年開始擔任宏達基金會磐石教育計畫講師,至鄉鎮推動品格教育。

2013年起受商周CEO學院邀請,開設「駐足思考」表達課程成人與青少年班。

這樣學員就能在短短一分鐘,了解我的背景與經驗。

有次跟一位外商企業人資主管討論績效面談技巧,她說她現在面談開場時,也都用時間順序。她是這樣表達的:

我們預計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討論你的績效。前十五分鐘,你先跟我分享這一季的工作成果。之後的十五分鐘,我會回饋你的工作表現。最後的半小時,我們來討論下季的工作目標以及如何達成。

她說她講完後,原本容易緊張的部屬,都會安心下來。

郭台銘有次接受專訪,也是用時間順序來描述他的人生規劃。

郭台銘說他的人生規劃大概分為三個階段,25歲到45歲是一個階段,為錢做事,但為錢做事容易累。

45歲到65歲是一個階段,為理想做事。為理想做事,可以耐風寒。

退休以後,他希望能為興趣做事。為興趣做事,永不倦怠。

他用時間順序,清楚解釋了人生階段,以及他想做什麼,和給我們的啟發。

由以上種種例子得知,時間順序是一種使用廣泛,而且容易理解的邏輯結構。用得好,有推進感,容易讓聽的人知道你的脈絡,願意跟著你的思路走。

最後我用英國詩人威廉.華茲華斯說過的話來總結:

「人生可分為過去,現在和未來。讓我們從過去中學習,從而讓現在受益;從現在中學習,進而讓未來生活得更好。」

這也是學習表達的理由。

推薦閱讀:簡報要成功,除了邏輯結構,還需要什麼?聽聽亞里斯多德怎麼說
延伸閱讀:職場沒有電梯演講,只有走廊短講,撞到大老闆的聰明表達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