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上過我溝通課程的主管H君傳訊息給我,他說因為團隊業績連著兩季沒達標,他很擔心工作不保。

但在這種時刻,團隊居然還有人,沒把業績放在心上,每天晃來晃去,也不打電話開發客戶,連出去拜訪客戶都很懶,讓他很頭痛。他說這種情況看久了,他頭真的常常痛。

他說某天他一進辦公室,就發現一個業務K姊在滑手機看臉書,忍不住說了她幾句,結果她玻璃心碎掉,當場鬧了起來。大吵地說,公司要否決她所有的努力,要炒她魷魚了,辦公室的氣氛因此變得很糟糕。

於是他問我,現在是不是都不能說部屬?但這樣下去,他很擔心這個團隊會被老闆炒掉。

我就問他,是如何跟K姊說話的?他說他只是問K姊:「妳這周打了幾通電話?妳拜訪了幾家客戶?妳怎麼一直在看手機呢?現在團隊的業績這麼差,第三季再沒有達標的話,大家都要回家吃自己了!」他說他就是善盡主管的責任而已。

看完H君的訊息,讓我想起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話:「企業管理過去是溝通,現在是溝通,未來仍是溝通」。

溝通是經營管理最重要的一環,許多主管也深知溝通的重要,然而遇到不太積極的員工,該怎麼跟對方溝通,才能讓對方知道自己有錯而進一步改過呢?

我建議H君用「我希望法」來取代責備,因為責備帶有殺傷力,效果通常不佳。而「我希望法」能讓溝通順利,讓對方願意照著你的希望走。

什麼是「我希望法」呢?就是溝通的時候,先從「我不是、我不想、我不希望」開始,再用「我是、我想要、我希望」陳述目的與意圖。

我發現H君對K姊講的第一個字大都是以「你」為開頭,這種用「你」為開頭的說法,容易引起對方的情緒,對方會覺得你是在教訓他,於是就會產生防衛的心理。

這樣的溝通很容易淪為指責,比較難達到溝通目的。

延伸閱讀:你是想罵人,還是希望對方能改變?

「我希望法」是把「你」改為「我」來開頭,所以H君可以這樣對K姊說:「K姊,我不是故意要責備你,但目前的業績狀況真的令我十分擔心,我不想要團隊因為沒有業績,而讓公司質疑我們的能力,我更不希望團隊因為沒有達到業績目標而被公司解散。」

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,再將你希望對方需要調整的地方,明確地給出建議。

接著H君可以這樣對K姊說:「我很希望妳能夠專注在工作上,這樣才會有好的業績進度。我想要你花更多時間去打電話開發客戶,或者是去拜訪客戶。我希望透過團隊的努力,讓公司看見我們的毅力,相信我們一定可以迎頭趕上業績目標的。」

「我希望法」可以讓對方清楚知道你的想法,讓對方獲得清晰的調整方向,這樣溝通會比較有效果。

運用「我希望法」後,可以在談話的最後給予對方「期望」,這樣能建立對方的信心,更能做出好成績。

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研究結果,後稱為「羅森塔爾效應」發現:「說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。說你不行,你就不行,行也不行。」

也就是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有強烈期望的時候,我們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,無論是自己期望或是期望他人。

H君最後可以鼓勵K姊說:「K姊,你曾經一個月開發過十家新客戶,許多客戶也因為你的專業和服務而一再回購。所以我相信以你的能力,短時間一定可以開發很多的客戶。只要你現在動起來,年底之前,你業績一定會很好的!」

這種說法也是讓K姊知道公司看重她,能激發她的信心,增加她的動力。

H君後來跟我說,他聽完我的建議回去照著說,結果團隊成員全都動了起來,他原本的頭痛也就不藥而癒了。

他回饋我說,原來「我希望法」是良藥,再難的溝通症狀,服了它,都能立即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