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晴剛加入一家電銷公司,她主要的工作是透過電話推銷她們公司代理的產品。某天她掛上電話,深深嘆了一口氣,看起來心情相當沮喪。她的主管看到後,上前關心。

主管:「小晴,妳還好嗎?」

小晴:「當然不好…我打了一整個早上的電話,都沒有一個客戶願意購買。」

主管:「是喔,所以你現在是不是有點失望?」

小晴:「對啊,不單是這樣,有時我話都還沒講完,客戶就直接掛電話,讓我覺得很挫折!」

主管:「嗯嗯,客戶這樣的拒絕方式,確實會讓我們很不好受。其實過去我也曾有過相同的經驗,甚至還遇過客戶對我惡言相向呢!」

小晴:「是喔!那你現在的業績怎麼還會這麼好,你是怎麼做到的啊? 」

主管:「首先我會調整自己的心情,告訴自己客戶拒絕我是很正常的,因為有時我們接到陌生人的來電,也會有防禦心,不是嗎?

其次我會深呼吸一下,再打下一通電話,讓自己保持積極的態度,這樣別人在電話那頭聽到我們的聲音,也會比較爽朗。

最後詢問對方為何不想購買的原因,多關心他們一下,說不定下次你再打電話給同一個客戶,他會願意跟你多聊兩句,就會促進他購買的意願啦!」

小晴:「原來是這樣!我真的太在意自己被拒絕的這件事了,導致自己的情緒不佳。」

主管:「是的,被拒絕難免會受到影響,但快點跳脫出來,對我們總是好的。」

小晴:「謝謝你告訴我你的經驗,我會照你說的試看看。」

推薦閱讀:你是想罵人,還是希望對方能改變?

小晴的主管在面對小晴的難題,除了使用同理心技巧外,她所說的「過去我也曾有過相同的經驗」這句話,也是一個輔導常用的方法,那就是「自我表露」。

「自我表露」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西尼.朱拉德提出來的,它指的是人們在與他人交往時,自願在他人面前展現真實的自我,傾訴自我的想法。

後來他把「自我表露」定義為,真誠地告訴另一個人自己的經驗、想法或感覺,甚至是自身的秘密,讓他人可以從這個談話過程中,獲得正向的啟發。

研究指出「自我表露」可以增進認識自我,解決問題,以及促進人際關係。

認識自我

西尼.朱拉德認為願意自我表露的人,具有健康的人格。

因為人們在向對方表露自己的觀點、想法和感受或祕密的同時,更能釐清自身的思想,甚至對自己有更新、更深入的認識。

尤其在自我表露的過程中,可以從他人那裡得到相關的回饋,而得到積極的啟示。

解決問題

一般而言,有困擾的人們會傾向封閉自己,把自己陷在框框或情緒當中。

一旦發現談話的對方表露自己的經歷,開放自己的想法,就會意識到,原來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糟。從而願意聆聽對方的處理經驗,思想自己是否也可以如法炮製,以達到自身問題的解決。

促進人際關係

自我表露有利於彼此親密關係的開展,使得原本可能冷冰冰的談話,會因為分享,而更具有人情味。

而人際關係的建立,在於支持別人或是獲得別人支持,當雙方能在這樣的基礎下談話,就能彼此信任,促進人際的關係。

所以下次同事或朋友有困擾的時候,你可以嘗試使用「自我表露」的技巧。

如果你過去有遇過與當事人類似的事情,你可以說「過去我也曾有過相同的經驗」,接著再將你過往的經驗或處理的方式,與當事人分享。

如果你過去沒有面臨過與當事人相同的情況,你可以改變說法,用「如果我面臨跟你一樣的情況,我會怎麼處理」,接著再給予自己的意見,這樣也可以鼓勵當事人突破現狀,尋求可行的辦法。

「自我表露」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被你尊重,也有助於對方解決自身的問題,得到正向的啟發。

所以主管三不五時用「自我表露」來跟部屬分享秘密,也不失是一種輔導部屬的方式。

延伸閱讀:《器識》說書影片,以張忠謀先生為師,專業經理人必備的三種能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