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書的作者是約瑟夫.布爾戈博士,從事心理治療超過30年,擁有臨床心理師執照。這本《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?》有個故事:

吉姆下班時,把老婆交代的事,忘得一乾二淨。等他回家後,他的妻子問他:「我叫你去拿的乾洗衣服呢?」「很抱歉,我把這件事忘了。」吉姆說。

由於健忘是吉姆的老毛病,所以他妻子就說:「算了,明天我自己跑一趟吧,早就知道你靠不住!」

吉姆的情緒,一下子就炸了。他說:「我不知道妳為什麼要小題大做,我就是忘了而已,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批評我。」

作者說以這個例子而言,吉姆本來是有內疚感的。但隨著妻子的批評,吉姆的內疚感慢慢消失不見。他選擇把問題拋回去,不再為自己的健忘感到內疚,他要讓他的妻子為她的苛刻感到痛苦。

吉姆告訴自己的謊言是:我不是壞人,妳才是。

這種欺騙自己的行為,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。心理防衛機制其實是一種保護,保護我們不被傷害。但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有嚴重的心理防衛,我們將事事逃避。

故事中的吉姆,展現的心理防衛機制叫「投射」。一個人下意識地否認自身不良的思想或是情感,而將責任推卸給外部世界以及其他人。

投射這種防衛機制具有破壞性,出現投射行為的人,他是處於痛苦之中的。他想要透過投射,擺脱痛苦。他也渴望有人能夠明白他的痛苦,進而衍生對他的關懷。

但如果我們一直用暴力的方式來投射,結果就是,大部分的人會想辦法遠離你,因為他們沒有必要承受你的怒氣。

當我們有這種認知時,我們遇事要努力克制自己,不要把情緒垃圾傾倒在別人身上。儘可能地排解它,不要渲染。

另外當我們發現別人是在投射時,我們不妨把對方看作是一個被痛苦淹沒的孩子,他需要你的理解和安慰。這樣我們和他,都會好過一點。

總之,心理防衛機制是人類心理普遍的現象,過猶不及,都不好。唯有了解它,突破它對我們的限制,我們才能掌握自我,活出更好的自己。

推薦閱讀:用NLP溝通原則當座右銘,更能掌握溝通這件事